“央媽”以往總是在周末放“大招”,昨日突然宣布的降準讓人多少有些不適應。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大幅降準100個基點。相比以往大都是0.5%個單位降準,這次的1%!將近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可以說非常大手筆了!
一時間,可謂是觸動了各大媒體的神經。要知道,“央媽”的每一次降準都會讓大家不自覺的聯(lián)想到樓市的未來走向。那么這一次降準的目的又是什么?市場利率走向如何?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否會開啟下跌通道?
定向降準
所謂定向降準,就是在社會經濟出現(xiàn)冷熱不均時,一些行業(yè)很缺錢,央行希望錢進去;而一些行業(yè)不缺錢,央行不希望錢進去。所以就發(fā)明了定向降準。
例如,去年國慶前,央行宣布定向降準支持普惠金融,向部分商業(yè)銀行實施定向降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
簡單的說,央行希望下屬銀行把錢貸給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不希望銀行把錢再投向房地產市場。但是,銀行覺得把錢貸給小微企業(yè),利潤低風險大,流程瑣碎,劃不來,不如直接放房貸,簡單省事低風險。如果銀行堅持放房貸,央行能怎么辦呢?
這時候央行出招了,凡是聽話的乖孩子,一律降低0.5%的存款準備金率,多給它們撥點錢,可以拿去貸到其他能賺錢的領域來彌補你們的損失,至于其他不跟節(jié)奏走的銀行,就只能將額度收緊了。
降準對樓市影響不大
本次央行的定向降準主要目的意在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擴大銀行的流動性。雖然不是針對地產行業(yè)做出的寬松政策,但4000億的資金釋放出來,但是很難避免這些錢不流入房地產行業(yè),所以對樓市還是有一定的利好。
同時,降準之后市場流動性增加,市場上錢越來越多,這就意味這銀行房貸額度可能會比之前更加寬松,簡單的說就是銀行有錢對外房貸款了。房貸業(yè)務放松的直接影響就是購房者從銀行更容易獲得貸款,買房的難度降低,購房需求從而得到釋放。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子供不應求后房價上漲。
股市三大板塊受益明顯
A 股已經被最近的貿易戰(zhàn)打得站不起來,這個時點央行釋放點流動性,商業(yè)銀行的還款壓力小了,自然也不會死命催著企業(yè)還錢了,這樣相當于間接給了企業(yè)延長了還款時間。企業(yè)有了錢,就可以繼續(xù)擴大再生產創(chuàng)造利潤,長期看,這次降準是利好股市。但從2008年以來,歷次降準后上證均高開低走甚至大跌,所以投資者需提防重復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劇。具體來看,下面三大板塊收益明顯:
(1)資金敏感型品種
無論是銀行還是地產,都屬于資金敏感型品種,信貸投放的規(guī)模,資金實際價格,也都是影響這兩個行業(yè)的核心因素。對于銀行而言,降準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貸規(guī)模比例。相同的還有地產行業(yè),雖然這種影響同樣有限。作為利息敏感品種的保險股也會小幅受益。而債券是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標的,其價格上揚也有望對沖交強險放開的利空。
(2)大宗商品類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個是實體經濟的需求端,另一個則是對于流動性的預期。有色金屬很難趨勢性走強,但降準預期的出現(xiàn)會使有色板塊,尤其是背靠新興產業(yè)的稀有金屬的脈沖性機會增加,有色板塊的波段投機頻率會有所增加。
(3)高分紅的新藍籌
降準雖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隨著銀行間流動性的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出現(xiàn)一定程度回落。資金價格的回落也會是民間借貸等資金信貸的投資回報率回落。相比之下,藍籌股,尤其是始終能夠保持高分紅比例的藍籌股,其持有價值將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報陸續(xù)披露階段,對于高分紅、低市盈率的藍籌股而言,正是一個長期價值凸顯的時候。
對銀行理財影響
降準對銀行存款利率沒有直接影響,大部分銀行將維持不變。不過由于降準之后銀行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少了,可以利用的資金變多,等于資金面變寬松。雖然存款基準利率不變,但是銀行如果不差錢就可能將利率上浮幅度下調。
從過去兩次降準的經驗看,在降準啟動3個月之后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xiàn)顯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如果未來降準持續(xù)展開,預計15年銀行理財收益率降幅也有望達到同時,降準后商業(yè)銀行自營賬戶增加的4000億資金未必會放貸款,但肯定會去買債券,債券利率必然會大幅下降。目前銀行理財?shù)馁Y產配置35%以內是非標資產,而65%以上是標準化資產,其中債券類資產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場上的債券供給是有限的,因而債券利率也會下降。
選擇長期銀行理財產品鎖定收益
市場流動性的放松,對于理財市場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收益率的下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已經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滑,伴隨著這次"降準",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將繼續(xù)走低??梢灶A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xù)下行將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降準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在理財方面還是“升存短,降存長”這個原則,既然未來政策預期是降準降息趨勢,就應該當機立斷選擇長期理財產品,從而鎖定收益。在政策出現(xiàn)變化的情況下,需要改變投資策略,在收益率進入下行周期的預期下,可以選擇半年或一年以上投資期限較長、預期收益率又較高的理財產品,從而鎖定較高的投資收益。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