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董明珠“自曝家丑”會否危及雄心勃勃的造車夢【圖】

    董明珠在銀隆身上“All in”了自己所有人脈和身家。

    “銀隆是沙子里的金子,把沙子撥開,就能讓它發(fā)光。”董明珠曾經這樣評價銀隆。

    但是還沒等金子發(fā)光,董明珠和銀隆創(chuàng)始人魏銀倉的戰(zhàn)爭就已拉開了帷幕。

    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聲明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jiān)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目前,公司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向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相關機構已正式受理。

    對此,魏銀倉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回復稱:“經濟糾紛已很久!律師團隊在處理了!我相信法律的公正!”

    蜜月

    11月14日,銀隆新能源再次發(fā)表聲明稱,自2018年7月底公司委托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對魏銀倉及其關聯(lián)方涉嫌對公司巨額侵占進行專項調查起,魏銀倉未與公司取得聯(lián)系,并缺席公司股東會。

    兩年前,董明珠還曾不顧很多人的勸誡,多次公開力挺魏銀倉和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珠海銀隆。

    資料顯示,珠海銀隆原本是一家籍籍無名的公司。2014年,銀隆欲借殼上市,但最終因增資條件等問題未能達成一致而最終擱淺。

    有消息稱,董明珠與銀隆之間緣分的起點始于2016年1月份。當時,同是珠海市人大代表的魏銀倉見了董明珠后一拍即合。

    彼時,格力電器是一家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行業(yè)巨頭,是珠海的龍頭標桿企業(yè),而珠海銀隆只是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補貼拉動生產和銷售純電動公交車的公司。

    此后,董明珠在公開場合不斷和魏銀倉互動。

    2016年10月28日,格力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對有關收購珠海銀隆的26項提案進行投票。面對投資者的質疑,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表示,銀隆必須在3年內取得成功。

    但是,由于股東不認可,收購珠海銀隆的相關提案未獲通過。最終,董明珠決定自己投資。當年12月15日,董明珠與萬達、京東、中集和北京燕趙匯金合力增資30億元,收購銀隆22%的股份。其中,董明珠自己投入10億元。

    在接下來的6個月里,董明珠繼續(xù)以自己的名義增加資本。工商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3月29日,董明珠認購珠海銀隆股份1.9億股,持股比例為17.46%,僅次于銀隆創(chuàng)始人魏銀倉的25.99%。

    裂痕

    2017年6月11日,董明珠和魏銀倉聯(lián)合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對話》欄目。

    兩個人的微妙關系在這次節(jié)目中被公開化。

    董明珠在節(jié)目中說,她與魏銀倉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為她看到銀隆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車身與其他企業(yè)存在巨大差距。雖然魏銀倉向她解釋說其他國內廠商的汽車也是一樣的,但董明珠仍然要求魏銀倉實現(xiàn)零毫米的無縫連接。魏銀倉并不相信日本90萬元的汽車成本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在節(jié)目中回復說“盡力而為”。

    董明珠聽到這句話后,顯得極為不滿。“什么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一把手,必須。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么盡力而為的事情。”董明珠說。

    節(jié)目播出之后不久,一手創(chuàng)立珠海銀隆的魏銀倉宣布辭去董事長職務,董明珠成為這家公司的代言人和實際操盤手。

    接著,銀隆的高管團隊不斷調整。2017年年底,原總裁孫國華擔任董事長兼總裁。2018年3月25日,孫國華卸任董事長及總裁職務,由銀隆第五大股東普銳資本總經理盧春泉接任董事長、曾在格力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接任總裁職務。

    而在目前銀隆公司經營管理架構中,6位副總裁有4位源自“格力系”,且多負責實權部門,涉及車輛生產、研發(fā)、品質管控、供應鏈管理、財務等核心部門,僅存的老銀隆人則主要負責公司的支持部門。

    當時銀隆方面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外界聯(lián)想過于牽強,這些從格力到銀隆的所謂高管,其實是跳槽至銀隆,與格力沒有直接關系。

    但是,坊間一致認為珠海銀隆混亂的管理早已經不是秘密。彼時家電行業(yè)分析師劉步塵就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董明珠與魏銀倉的決裂是遲早的事,此前董魏二人的理念就存在沖突,自魏銀倉被格力系取代之后,雙方的決裂就已經公開化。”

    All in

    董明珠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內智能客車的崛起,銀隆自身在電池研發(fā)有優(yōu)勢,北京的公交車基本都是銀隆的,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沒有問題,主要是企業(yè)有一些管理漏洞。”

    因此,董明珠“All in”了自己所有人脈和身家。

    在接手銀隆后,董明珠開始實施雄心勃勃的造車大計,銀隆開始急速擴張。

    2016年12月,銀隆成都新能源產業(yè)園項目開工,總投資100億元;2017年1月,蘭州銀隆新能源產業(yè)園項目簽約,前兩期計劃投資25億元;一個月后,珠海銀隆與天津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xié)議,建設新能源電池與汽車產業(yè)基地,一期投資70億元;同年5月,銀隆新能源南京基地開工,擬投資100億元。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珠海銀隆在多個新基地投資總額達800億元。

    對此銀隆方面不斷對外回應稱,銀隆資金鏈不存在問題。

    但是,2018年1月,銀隆陷入了討債風波,拖欠供應商貨款總額達到12億元。隨之而來的是IPO計劃擱淺。

    2018年6月,媒體爆料稱,銀隆三大生產基地之一、華北區(qū)域的重點園區(qū)石家莊園區(qū)部分車間處于停工停產狀態(tài)。

    此外,銀隆投資150億元在洛陽高新區(qū)打造新能源產業(yè)園項目也沒順利展開。

    11月14日,銀隆投資控股集團(銀隆新能源大股東,為魏銀倉控制)突然發(fā)出一份《致全體股東函》,其中提到大股東(魏銀倉)為公司負債經營是全體股東明知并接受的事實,“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fā)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大股東對此非常憤慨”。

    從這份聲明來看,是公司創(chuàng)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開始對董明珠公開反擊。魏銀倉還對媒體稱,當初董明珠注資的2.5億元實際是“借他”的,而雙方翻臉正是因為這2.5億元。

    硬仗

    從高調合作到對簿公堂,銀隆作為被董明珠看好的企業(yè)就一直深處業(yè)績虧損、工廠停產、裁員、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泥潭中,但董明珠仍未氣餒。

    為什么對造新能源車如此執(zhí)著?

    董明珠多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我覺得新能源是中國制造業(yè)轉型的一次絕好機會,所以我愿意賭,我要投。”

    汽車制造業(yè)是一個需要高投入的行業(yè),新能源汽車同樣如此。珠海銀隆雖然過去兩年的業(yè)務發(fā)展速度較快,但是資金并不充裕,2017年的凈利潤只有2.68億元,同比2016年下滑67.94%。截至2017年年底,珠海銀隆的總資產為315.12億元,總負債為237.67億元,負債率為75.4%。

    目前,放眼整個新能源汽車制造行業(yè),新成立的公司大部分都需要依靠巨額融資才能正常經營,或者是通過上市的手段打開新的融資渠道,而且?guī)缀跛腥刖值脑燔囌叨济媾R這樣那樣的難題,比如蔚來汽車的李斌,比如投資賈躍亭的許家印等。

    因此,董明珠和他們一樣,不僅要解決和魏銀倉的糾紛,還面臨隨著政府補貼力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資金流受到嚴峻考驗等難題。

    此外,董明珠也未放棄格力在多元領域快速探索。目前格力一直在暖通、家電領域保持著寡頭地位,但是老對手美的在收入和利潤上已略呈領先。在海外擴張上,海爾收購通用的家電業(yè)務也在暗中發(fā)力。

    10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000651,SZ)對外發(fā)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約1486.99億元,同比增長34.11%,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1.18億元,同比增長36.59%。

    還令外界關注的是,董明珠成為格力電器的第十大股東。截至今年9月30日,董明珠的持股數(shù)量為4448.85萬股,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0.74%。但是,董明珠持有的股票中有4203.28萬股是處于質押狀態(tài),質押股票數(shù)量占其所持股份數(shù)量的比例超過94%。

    按照格力電器以往的換屆傳統(tǒng),今年7月董事會換屆應出結果。在換屆前夕,格力在珠海體育中心召開聲勢浩大的大會,會上承諾“格力員工一人一套房”。而珠海市領導班子的亮相,更被視為董明珠連任的強烈信號。然而,直到今日,董明珠的連任事宜依然未能落定。

    懸而未決的連任、與銀隆的糾紛,董明珠將迎來人生中一場硬仗。

本文采編:CY330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