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外媒評滴滴美團爭奪戰(zhàn):這讓雙方投資益

    中國兩大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正日益加劇。隨著滴滴出行和美團互相較量試圖搶奪對方市場,一些投資者逐漸開始擔心這樣的競爭可能會給兩家都有上市打算的公司造成代價頗高的注意力分散。

    美團位于北京,是一家估值300億美元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提供食品外送、旅行預訂和其他按需服務,已經(jīng)進軍共享乘車市場,在南京和上海等地推出了補貼豐厚的打車服務。作為回應,中國最大的共享乘車公司滴滴(估值560億美元)已在無錫推出了食品派送服務,這也是美團的主營業(yè)務之一。滴滴推出共享單車之后,美團也以27億美元價格買下了共享單車創(chuàng)業(yè)公司摩拜。

    The Information曾和這兩家公司競爭在最前沿的經(jīng)理和高管進行了對話。這兩家公司都在競爭中使用了混合現(xiàn)金消耗促銷、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街頭窺探等策略。兩家公司都希望借著他們已有的龐大用戶基數(shù)和合作伙伴來占得市場優(yōu)勢。滴滴表示,其目前擁有4.5億用戶,而美團則有3.2億。

    兩家公司也均有上市的打算,資本市場上的較量似乎也在所難免。根據(jù)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和美團都正在與銀行家討論可能的IPO。但是對于上市計劃,兩家公司均未予以評論。

    但是,滴滴和美團之間的競爭,卻讓雙方的一些投資者感到不安。

    “我不太明白打車服務與美團的核心業(yè)務有什么具體關系。”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美團投資者說,“對于消費者來說,切換到滴滴的應用叫一輛車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

    而一位也是不愿透露姓名的滴滴投資者則擔心,美團可能會在共享乘車市場上搶占大量份額。他說:“對于共享乘車和食品派送,市場進入壁壘似乎都很低。”

    盈利問題

    即便競爭愈演愈烈,滴滴的今年內部目標之一是從其主要的共享乘車業(yè)務中獲得盈利。但是有些投資者擔心,美團可能會阻礙滴滴的盈利目標。

    在傳達給The Information的文本消息中,美團首席執(zhí)行官王興對自己不計代價進軍共享乘車領域給出的理由是,他認為“交通出行是公司整體平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說:“我們相信市場規(guī)模很大,可以容納不止一家公司。”

    滴滴認為,美團并沒有完全理解共享乘車業(yè)務就大舉向市場進軍。“我們對手的戰(zhàn)略顯然是不可持續(xù)的。”負責全部區(qū)域運營的滴滴高管孫樹(Sun Shu,音譯)說,“運送乘客和運送包裹完全是兩回事。共享乘車是一項復雜的業(yè)務,對技術、安全和監(jiān)管都有很高的要求。”

    孫先生還說,滴滴對實現(xiàn)2018年的增長目標充滿信心,但未談及盈利能力。

    美團還聘請了滴滴的前員工,以深入了解對手。美團上個月剛在上海推出打車服務。為了在那招攬更多的司機,美團決定前三個月不對車費收取任何費用——也就是說,對于每一單打車服務公司沒有任何收入。美團還提供特殊優(yōu)惠政策來吸引乘客。比如,公司表示,在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使用美團打車服務的用戶可以獲得在美團上購買餐飲和電影票的折扣。

    滴滴正在密切關注美團對各類激勵措施的資金消耗情況。滴滴的一位經(jīng)理說,為了保持自己的資金使用效率,滴滴會根據(jù)公司實時收集的美團補貼信息,每小時調整自己的折扣率。

    而美團的經(jīng)理則表示,為了搶占無錫的食品派送市場,滴滴給的補貼也非常慷慨。滴滴否認了這樣的說法,并且表示“公司不會花無謂的錢來購買短暫的市場份額和媒體頭條”。

    一站式平臺

    對于美團來說,共享乘車服務乃是公司上市之前試圖講述的故事之一:公司正逐步發(fā)展成為包含各種服務的一站式平臺。

    “目前正在使用美元服務的用戶也會預訂車輛和單車。這是美團向市場傳達的一個信息。”中國風投公司戈壁創(chuàng)投的管理合伙人徐晨說。

    徐晨表示,為應證上述描述,美團需要向市場證明其有能力在新的業(yè)務市場(比如共享乘車市場)獲得有意義的市場份額。同時,美團在食品派送市場不僅有滴滴這樣一個新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也虎視眈眈。后者已經(jīng)把美團的競爭對手餓了么變成自己的全資子公司。

    滴滴亦將食品派送視為其平臺合理擴張的一部分,類似于Uber Eats,公司在本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滴滴正將其在移動方面的技術專長應用于派送服務。”

    不過,在國內市場上與美團之間的競爭很有可能會使得滴滴的資源吃緊,尤其是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市場,比如巴西和墨西哥,以在全球市場上與Uber競爭。

    到目前為止,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系數(shù)依賴背后資金雄厚的投資者支持。十月份,美團獲得40億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而滴滴在十二月份也曾從其最大的投資者軟銀和阿布扎比國家基金那里獲得40多億美元融資。

    新規(guī)則

    對于本地消費者來說,新的共享乘車之戰(zhàn)跟兩年前滴滴把Uber踢出局那會的情況十分相似。最后,滴滴收購了Uber在中國的業(yè)務。當時的滴滴與Uber之戰(zhàn),讓乘客和司機都吃足了甜頭。

    然而,隨著中國新的法規(guī)限制在某個城市可運營的共享乘車司機總數(shù),這一次不計代價獲得消費者的戰(zhàn)略可能不再那么奏效。這意味著,美團還需要搶走滴滴的司機。“需求一直在那。”上海的一位前Uber中國區(qū)的經(jīng)理說,“但現(xiàn)在供應是有限的。”

    當美團三月份在上海推出其共享乘車服務時,公司曾花費數(shù)百萬美元進行市場推廣。美團還借著免費打車來吸引消費者。

    但是,提供給消費者的大幅折扣目前也受到了監(jiān)管機構的嚴格審查。在上海,隨著政府不斷出臺新的限制,美團在過去幾周提供的打車補貼已經(jīng)逐漸減少。美團的一名經(jīng)理告訴The Information說,公司正在考慮采取吸引消費者的措施。比如,允許用戶訂餐或預訂酒店時累積會員積分,然后用這些積分兌換便宜的打車服務。

    美團在上海推出打車服務后的幾天,王興在一次會議上說,他的公司已經(jīng)在上海搶占了三分之一的共享乘車市場份額。對此,滴滴強烈反對。滴滴曾經(jīng)表示,公司是無錫排名第一的食品派送服務,每日訂單超過33萬份。美團對此的回應則是,公司仍舊是無錫最大的食品派送服務提供商。

    “這里問題是,最終哪個應用可以成為滿足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的首選。”阿米巴資本的創(chuàng)始合伙人Andrew Teoh說,“這場競爭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阿米巴資本同時投資了滴滴和美團。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